网络上找到一篇文章:「以明清为例,有条件的家庭的男孩打3岁、4岁起就要开始发蒙认字,读《千字文》。认了字,接着就读《孝经》、《大学》、《中庸》等,培养人生的基础三观。基本上到了七八岁,要学过四书,十五六岁要读完五经,而且还要做到倒背如流、融会贯通」。曾经有人统计过,这些该背记下来的经书字数不会少于40万字,这还不包括大量的历代名家的注解注释。这么说起来,古人比我们现在读书辛苦多了,十年寒窗苦读的说法一点都没夸张。同样,他们也一定有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
别忘了,古代念的都是文言文,而且参加科举考试都要背诵大量文章之后内化写出带有自我格的文章,那得要多痛苦。
想像一下,现代人看着「四书」、「五经」,光是要把这几本背起来,是不是很像不可能的任务;而且古代没电灯,晚上只能用蜡烛,想想都头痛。
再来,在这种环境下,经过多年苦读,许多人应该都是深度近视,苏辙曾写「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白居易也写下「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
中国古代为科举制,要出人头地就靠考试,读书及考试压力绝不比现代人低,再加上华人历代父母都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根深蒂固的观念。
其实,到了现代社会,读书只是培养基本能力,人生的成就不一定靠读书就能功成名就。
希望大家都能快乐读书,然后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继续钻研深造,这才是读书真正的目的。